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开始引入市场经济元素,政府开始探索公私合作模式,以适应更快的经济建设、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这使得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以下简称PPP模式)逐渐兴起,并成为了一种创新的合作方式。PPP模式,其中第一个P是指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公共部门,第二个P是指提供资金、技术或管理的私营部门,而第三个P是指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机制。
一、发展的需要
我国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首次引入PPP模式建设项目,至今已近四十年。1984年,当时的乡镇企业以集体经济为主体,政府通过贷款和补贴等方式给予支持。这种合作模式为当时的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成为PPP模式的雏形。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PPP模式逐渐得到更多的应用。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和社会资本方通过合作共同投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风险的分担。这种合作模式快速地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鼓励社会资本方参与公共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助理我国经济社会在进入WTO后快速发展。
近十年来,我国政府积极规范PPP模式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来规范和促进PPP项目的实施。其中,财政部于2014年发布了《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PPP模式的推广和应用范围,标志着PPP模式在我国正式落地推广。此外,国家发改委也设立了专门的PPP项目管理库,为PPP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指导。
PPP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融资难题,提高了管理效率,分散了合作风险,引入了机制创新,加速了项目实施,提升了服务水平。总的来说,过去四十年的时间,我国发展PPP模式更好地解决社会和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问题,通过整合公共和私人资源,实现共赢的局面。
二、当下的问题
截至2022年底,我国的PPP项目已经覆盖了能源、水利、交通、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根据财政部PPP中心公布的信息整理,去年底的在库项目总数14081个、投资额21.1万亿元。然而,在PPP模式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PPP项目的风险控制和收益分配机制不健全。在一些项目中,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的权利和义务不对等,导致合作难以持续。而一些项目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了资金链断裂等问题,导致项目失败。
其次,PPP项目的融资难度较大。由于PPP项目通常需要长期投资和运营,资金需求量大,而社会资本方的融资渠道有限,难以满足项目需求。这也成为了制约PPP模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最后,PPP项目的监管机制不完善。在部分地区,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导致监管不到位、不透明。这不仅影响了PPP项目的实施效果和质量,也损害了政府形象和社会公信力。
针对上述这些问题,财政部于2022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规范发展、阳光运行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PPP模式的政策边界,规范前期工作、规范入库评审、规范项目运作、规范预算管理。另一方面,加快推动PPP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公开,强化信息公开监督管理,主动接受审计监督、社会监督,保障项目阳光运行,形成倒逼机制,坚持政府和市场相结合、坚持有序推进和防控风险并重的引导方向。
三、未来的展望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PPP模式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2023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通知要求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拓宽民间投资空间,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提高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建设运营水平,确保规范发展、阳光运行。
一方面继续聚焦使用者付费项目、全部采取特许经营模式(如BOT、TOT、ROT、BOOT、DBFOT等)、合理把握重点领域、优先选择民营企业参与,并制定了涵盖30类项目的《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的特许经营新建(含改扩建)项目清单(2023年版)》。
另一方面,继续规范推进建设实施,严格审核特许经营方案、公平选择特许经营者、规范签订特许经营协议、严格履行投资管理程序、做好项目建设实施管理,并切实加强运营监管以及加大政策保障力度。
未来,政府和社会资本方将继续深化合作,推动PPP模式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拓展。同时,还需要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加强监管力度和信息公开透明度等方面的工作。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PPP模式也将不断创新和发展,借助已经出现更多的智慧城市、生态环保等新兴领域的PPP项目,为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新的动力。